孤独的汇源,民营品牌的宿命?
出处:全球品牌网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09日 16:54
乐观人士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良机。但精彩的北京奥运会刚刚落幕,却发生了一个沸沸扬扬、寓意更加深长的事件─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以179亿港币收购中国果汁第一品牌汇源。
中国品牌拥抱世界难道会以这种方式作为开端?
据悉,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消息刚刚传出,便在业界和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一天后,国内最大门户网站新浪针对此事发起网民投票。结果显示,参与投票的4万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持“不赞同”态度的比例竟然高达82.3%。
尽管汇源受到消费者与网民的如此推崇,尽管此项并购仍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然而,这一事件再次触发了国内有识之士之忧思:为什么中国企业如此喜欢外嫁?为什么一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企业家要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狠心把它卖掉?
其实回顾一下朱新礼及其汇源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看出,身为中国企业家,朱新礼始终处于困惑和挣扎之中。
1992年,当他买下山东省沂源县一个亏损上千万元、贷款高达数百万元的罐头厂,再也无力投入资金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时,银行和社会服务机构在哪里?
1993年,工厂正式开工生产出第一批浓缩果汁,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打开市场。在国内处处碰壁的朱新礼却在国外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礼遇,瑞士一家公司派出小飞机把他从德国慕尼黑接到瑞士洛桑,签完合同后又把他送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由专人把他送上返回中国的飞机。
1994年,出于种种考虑,朱新礼决定把汇源总部搬到北京顺义北小营,为此,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事后想想,如果不是朱新礼有着超乎寻常的胆识和能力,汇源会不会像很多企业一样在沂源这么一个小地方自生自灭?
在汇源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资金不足的问题却在困扰着朱新礼,没有一家金融机构为他和汇源提供金融服务。迫不得已,2001年,朱新礼将控股权转让给了当时名盛一时的德隆公司,然而德隆公司在2002年出现严重资金问题,不时从汇源的账上划走资金。当时的朱新礼内心经受了怎样的煎熬?
2003年4月,无力回天的德隆公司退出了汇源。在众多找上门来的合作对象中,汇源于2005年3月与台湾统一集团签署了组建合资公司的协议。但不久globrand.com后,受到台湾当局投资政策的限制,汇源与统一集团的合资协议竟然无法履行。
直到2007年2月23日,汇源终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并在这一年融资24亿港币。但这似乎仍然无法满足汇源的发展需要,不久,汇源引入了法国达能、美国华平投资、荷兰发展银行等世界级战略投资者。
通过汇源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企业家,为了让企业发展而上下求索,为了筹措资金而四处奔忙,为了开拓市场而南征北战。可是,除了朱新礼孤独的身影,我们看不到令人满意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投资融资体系。
很幸运,中国企业家生逢其时,赶上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成长型市场上,但是他们非常孤独,需要非凡的付出才能做大、做强一个品牌。即使如此,最后的终局是他们似乎除了将品牌卖掉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假如朱新礼现在不是为了钱而奔波,没有为声名所累,他为什么要将自己的企业卖掉?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当企业需要进一步升级的时候,他除了继续在红海里辛苦奋斗外,还能从这个混乱、不健全的市场体系中获得哪些有价值的支持?
其实,中国品牌之所以长不大,在于缺乏支撑强大品牌成长的土壤。于是,当品牌触碰到发展的天花板时,或许,中国民营企业家把自己的企业卖掉便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特别是卖给跨国公司以获得最高的市场价值。
只有在森林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因为那里有着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像汇源这样的中国民营企业,除非有能力收购其他企业,增强自己的实力,进而与国际品牌竞争,否则,置身于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随时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既然那些资源主导型的国有企业对汇源之类的民营企业没有兴趣,市场环境和金融体系没有给汇源提供足够的支撑,它除了把自己一卖了之,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