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晴雨表的主要观察量,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7年,国际油价、国际粮价的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肉禽蛋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百姓的生活成本,2007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物价消费指数(CPI)前9个月累计涨幅已达到4.1%。尽管央行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物价指数的上涨是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家庭消费的增长?同时,2007年国内股市一轮波澜壮阔的罕见牛市全球瞩目,是否又将催热2008年居民家庭的投资理财意愿?家庭收入是更多地用于消费、投资还是储蓄?消费热点将如何演绎?围绕上述热点问题,(MIMR)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在连续3年对穗京沪三地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街访的基础上,于2007年岁末又对三地623位市民进行了街访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调查显示,整体上分析,在家庭消费性支出八大类中(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交通和通讯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居住类、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杂项商品和服务,包含购房、捐赠、赡养老人等非消费性支出),城市居民每个月的家庭支出中,支出最大的前三位仍然主要集中在食品类、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类、交通通讯支出。76%的受访者将食品类支出首推为每个月的家庭支出最大项,52%的受访者认为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每个月的家庭支出较大,41%的受访者则提及交通和通讯每个月的家庭支出较大。尽管家庭支出前三位相对集中,但是纵向比较,三地居民选择食品类支出作为每月家庭消费性支出最大项的比例较2006年大幅攀升25个百分点,比2005年增加22个百分点,而选择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的比例则分别同比减少17、1个百分点。
分析家庭消费性支出前三位“一升两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物价水平明显上涨,突出表现为粮油肉禽蛋等百姓生活必需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令工薪阶层明显感受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每月家庭消费性支出在食品类支出上增加不小。访问中,正在某大型超市购物的黎小姐表示:“价格上涨太快了,以前1斤排骨12~13元 ,现在动不动就18、19元;食用油5升桶装以前卖60多元,现在起码100元以上;牛奶一箱也贵了五六元,钱是越来越不见花了,家庭收入每月在食品支出上得多花三四百元。”
二是十六大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膳食营养要求的改善,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等的追求也带来家庭每月支出在食品类消费上的结构性增长。
三是随着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日益普及,手机、互联网等通讯资费不断下调,都相应减少了居民在交通、通讯服务方面的费用。
四是物价上涨也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其他消费的增长。访问中,56%的被调查者认为物价上涨对生活影响比较大,会尽量减免不必要的消费;而32%的被访者认为目前影响还不太明显,生活如常;13%的被访者认为物价上涨导致了家庭质量下降。
三地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差异,广州家庭居住消费费用大,北京、上海居民教育文娱是第二位、广州市民用于衣着消费远低于京沪
横向比较,穗京沪三地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差异。除了食品类支出稳占头把交椅外,广州市民每月在居住类(房租水电燃料等,不包括购房)消费支出比较大的比例(51%)要明显高于上海、北京32个和31个百分点,反映广州城市居民在房租水电燃料、住房装潢、物业管理等居住成本相对较高。而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交通通讯支出则分列家庭每月消费支出较大项的第三、第四位;相对来说,上海、北京居民则不约而同地将教育文化娱乐列为家庭消费支出的第二位,比例分别高于广州16个和12个百分点,折射出京沪地区对教育、文娱消费等享受性消费和服务的重视程度和成熟的消费气候。此外,北京市民将医疗保健支出列入家庭消费的第三位,高于广州、上海7个和12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北京家庭对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的重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居民表示每月在衣着类消费支出较大的比例上要分别低于上海、北京19个和15个百分点,折射出务实的广州市民在用于衣着投入上与京、沪两地仍有一定距离。
逾九成受访者对物价涨幅感受明显,广州市民反应最强烈,北京上海相对温和,尽量减免不必要的开支是三地居民主要应对措施
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对物价涨幅感受明显,其中68%的三地受访者认为“涨得比较高”,26%认为“已经涨得非常高了”。三地比较,广州市民对当前物价水平涨幅感觉最强烈,认为“涨得非常高”的比例占34%,分别高于京沪6个和18个百分点。而北京上海市民对物价涨幅反映则相对温和。认为“确实涨得比较高,但仍可接受”的市民占比分别为70%和81%。总体上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开支是三地市民的共同的应对措施,而上海、北京市民持“影响不大、该怎样消费还怎样消费”的比例分别为42%和37%,远高于广州的14%。
逾半市民预期明年收入稳中有涨,闲暇资金用于消费的欲望上升7个百分点
总体上,55%的受访者对明年的收入持看涨态度,预期稳中有升。其中3%的受访者认为增幅较大,52%的人则认为“会高一点,但不会高很多”,有42%的受到访问者认为收入基本持平,3%则对增收表示并不乐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加上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宏观经济的整体向好让市民对来年收入平稳增长抱有比较大的信心。而收入预期的增加带来了消费欲望的持续增长。
访问中,我们设置了一道假设性问题:“假如来年一次性得到10万元奖金,会采取何种方式处理”,结果显示选择全部或大部分投资的占48%,全部或大部分储蓄占38%,全部或大部分消费的占15%。选择投资的受访者比重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而选择储蓄和消费的受访者则分别上升2个和7个百分点。
纵向比较,2007年对预期收入持看涨的受访者分别较2005、2006年上升5个和3个百分点,但是认为预期收入大幅增加的受访者占比则下降3到4个百分点,表明市民对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势下工资收入前景预期温和,普遍持稳中有增的态度。
三地比较,北京收入预增的受访者占比高达64%,明显高于沪(49%)、穗(44%)。估计受到2008年北京2008奥运经济带动影响,北京市民对收入增加前景看好。
2007年,中国股市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引得全球瞩目,不少市民纷纷在股海基市中翻波。尽管遭遇“5.30”和年末第四季度的较大幅度调整,但是调查发现,总体上,60%的市民仍然在2007年的股市中成功盈利,28%持平,只有12%出现了亏损。在入股市时间上,北京、上海两地市民入市时间在2年以上分别占81%、78%,比广州要高出31%和28%。而投资基金的三地市民获利比例相对股市渠道要稍微高一点,占72%,只有19%出现持平,9%出现亏损。
对于投资策略,总体上,62%的三地市民选择了长线投资、分散短期波动风险的理财方法,只有17%的市民选择以短线炒作为主,21%的市民表示将视情况而定。总体上看,46%的市民表示2008年肯定或者可能还会投资股市。
在投资渠道上,穗京沪三地市民不约而同地表示2008年股票、基金仍是热选。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北京、上海市民相对增长平缓的基金而言更青睐股票,选择股票作为主要投资渠道的市民分别占40%、44%,而广州市民则相对稳健,仅27%选择股票作为主要投资渠道,选择基金理财作为主要投资途径的占35%。
对2008年我国股市行情的评价,34%的受访者乐观看好,看涨,而17%的受访市民则表示2008年股票市场将平稳发展,只有6%的受访者看跌,另外43%的市民表示不太确定。各约有一成市民表示未来一年会转投黄金、外汇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投资理财观念:上海、北京市民更积极审慎,广州市民激进投资与保守理财两极分化
调查发现,穗京沪三地市民在投资理财观念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地处国际、国内金融枢纽的上海、北京市民投资理财意识更强劲,各有62%的两地受访市民表示一直“关注投资,会将部分家庭资金用于投资”;要高于广州(44%)18个百分点。但是在投资风险规避上,北京上海市民相对审慎,表示“会将全部家庭资金用于投资甚至贷款投资”的市民比例分别仅为2%和1%。而广州市民则出现明显激进投资与保守理财两极分化。表示“会用全部家庭资金用于投资甚至贷款投资”市民比例高达12%,而“不太注重投资,更加愿意储蓄”的市民占39%,远高于北京上海9个和15个百分点。
消费倾向展望:2008年,食品、教育文化、医疗保障支出备受关注,社保制度不尽如人意,储蓄首因仍然是攒钱养老
调查发现,2008年,食品(58%)、教育文化(48%)、医疗保障支出(34%)是市民最关注的消费领域。具体到关注的细项,在食品类消费领域上市民最关注粮油价格;而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消费领域市民关注的焦点则主要集中在学费、教育等“上学贵”问题上;对医疗保障则集中在医疗费、药品费等老大难问题上。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看病难、吃药贵等问题仍然是市民共同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下,居民家庭对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视以及在消费投入不断加大,学费问题仍然是市民重点关注的领域。
除此之外,总体上55%的三地受访市民认为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仍有待改善。因此,31%的家庭表示家庭储蓄主要目的仍然是“攒钱养老”,23%的家庭表示是为了小孩“攒未来的教育费”,22%的市民则表示将用于购房和装修。调研发现,2007年,穗京沪三地市民对养老、医疗、教育改革等未来预期消费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的即期增长,使一部分家庭消费转为储蓄。
重点消费领域:购车主要关注油价和车价,青睐国产合资品牌轿车
汽车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标志性的商品,是未来消费增长的重点领域。 随着未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空间扩大,客观上要求居民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小汽车开始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未来家庭消费的热点。调查中,1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的1年内可能计划购车,2%的受访者表示有计划来年添置。而决定购车的主要因素是油价和车价,最青睐的车型是国产合资品牌轿车。预期购车的价位,北京市民更偏好选择10万以下(61%),上海市民青睐10万~15万元(53%),广州市民则对10万以下(35%)、10万~15万(24%)各有所爱。对于2008年汽车市场的价格走势,61%的三地受访市民认为会继续下跌。
六成市民对未来1~2年购房持谨慎观望态度,七成市民认为楼价升幅过高
对于2007年楼价的评价,72%的三地受访市民表示“楼价升得太高了”,23%的市民认为“升幅比较高”。在当前楼价居高不下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前景未明朗的情况下,约六成的市民对购房持谨慎观望的态度。37%市民明确表示未来1~2年将不会购买商品房,26%的市民则表示将继续观望,可能不会,表示可能会或者肯定会的市民仅占15%,可以接受的楼价超七成集中在4000~8000元/平方米幅度。